哈尔滨利民学苑小区“私拆承重墙事件”调查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等9名权威专家组成专家组,就房屋结构安全鉴定与修复方案进行专题论证,形成专家组意见,认为检测、监测、鉴定及修复方案编制等技术工作程序合理,内容全面,分析和鉴定结果可信。
利民学苑小区的业主很倒霉,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他(她)们也不完全无辜,这里一点也没有幸灾乐祸思想。因为他们就像重庆坠江公交车上的乘客一样在为自己的冷漠买单……这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结局。
出事前一定有业主发现了问题,但个个事不关己,不闻不问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否则容易引火烧身,这种思想可能在每一个人身上——助人为乐容易惹祸,所以热心肠的人少了。小时候父母以及老师对我们的教育,说得最多的是是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、是“不关自己的事少插手”、是“你怎么知道人家就是对的?万一是错的呢?”、是“别人都不管,你去干涉什么?”诸如此类看似教你学会明哲保身,实际上是让你逐渐变成一个冷漠且胆小的人。
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,任何一个人随时都有可能因为不小心“说错”一句话,“做错”一件事就要付出惨烈的代价,这个代价往往也会连累一家人。因此整个中国大地人人自危,自顾不暇。人人都害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。于是,在这种极端高压下的环境,中国人学会了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。这种深刻的恐惧感已经烙进骨子里面,一辈子都挥之不去。
修一下还能住,最倒霉的还是200多户业主,房子想转售是不可能了。因为从心理上,大家都会担心这栋楼以后有潜在的问题。毕竟,房屋是重资产,大家在做决策的时候,哪怕就是一点点负面因素,都会很小心。至于说房产价值暴跌,这个损失只有自担了。
尽管在技术上也许是对的,在实际当中,给这些业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。很多人可能还得继续还贷款。似乎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。拆了重建是相对理想的,因为房屋主要是地价贵,建筑成本相对要低一些。但是要肇事者出钱,他们没有那么多资产可以执行。政府也没有出钱的理由。理性来说,业主自己出钱重建,最终的损失可能最小,因为毕竟房子价格还可以回来。但是这只是理论上,实际操作中,几乎没法协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