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政部“2022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”,去年全国结婚登记量为683.3万对,创下民政部自1986年以来公布结婚数据的历史新低。
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涨价去库存将强大的未来税收压力转嫁到年轻人头上,趁着现在巅峰期对未来规划,毕竟四十年的高增长,财富积累有的是,只是很少用在年轻人群体,反而他们还得交更多,未来只有扭转这个财富流向,才能逐渐的让趋势降下来,做好通过二三十年的时间慢慢消化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准备。
发展经济,保持现在的收入水平逐年稳步增长,而住房、教育、医疗得到改善,否则新低将不停地创下。
人口下降直接导致人口结构失衡,首当其冲就是消费需求萎缩,投资生产减缓,直接影响就是就业更卷了,而就业问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。
韩国是世界生育率最低国家,从1984年的1.74,腰斩至去年的0.87,耗时长达39年之久,而同样的时间,我们从2.61降低至1.17。一直说日本年轻人躺平不愿意结婚生孩子,结果日本都没进入前十名。如果再考虑一下离婚率,这个数字可能更可怕。
有三件事情,买房结婚生孩,三件事有一件不干,就能轻松不少;有两件不干,惬意;三件全不干,笑死钱根本花不完。现在年轻人观念的变化很大,从有饭吃到我需要活的开心快乐,这是彻底的转变,也是人类的进步,懂得思考和判断。
眼看人口数据一年接一年地崩,而我们的地方政府还在严控房价不许下跌。这就好比我都快渴死了,你给我开空调,给我按摩,给我贴药膏,给我听音乐,然后一直问我,我做了这么多,你怎么还那么渴?我说我要喝水。不好意思,什么都可以给你,就是水不行。
房贷、教育成本、医疗、996工作、高负债透支未来、生育养育无保障、寒窗苦读就业无保障,养老保障到最后谁养谁还是个未知数。在不断降低利率的情况下还有这么高的居民储蓄率,说白了就是对短期的未来没有信心。结婚和生育从来不是某个群体的问题,更不是简单的择偶观问题。是哪里出了问题,要直面这些问题。
它比极低的婚育率更让人费解和担忧:到现在研究领域都无法达成共识,比如前几天隆重的人口学会,在大北京召开,成本可不低。人口学会副会长觉得:“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是以自我发展为中心、自我愉悦为中心,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,年轻人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快乐,如果生育会阻碍自己的发展和享受生活,那么就会选择不生,甚至不婚。”是婚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。
就好比看病,可能是胳膊有病,却能得到腿是身体越来越差的罪魁祸首一样。历史经验表明,有问题不可怕,我国居民的韧性极强,总是可以恢复过来,可怕的是对问题视而不见且努力说服别人不必担心这些问题,直至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间。